第九十九章 真实的现实-《大清变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你身为北洋水师管带,这些事情又可曾向中堂大人禀告?”

    李和苦笑着道:“这些事情在日本朝野具知,早已不是什么秘密,我是从一个旅日亲戚那里得知的,千真万确。至于是否禀报,这也不需楚宝兄提醒,平镶自知职责所在,岂敢不报。”

    李和叹了口气道:“这些事情,不仅我早已向中堂大人禀报过,就是右翼总兵刘步蟾刘大人和丁军门也向中堂力陈过。刘大人认为我北洋添船换炮已到了刻不容缓之际。丁军门虽然还认为北洋水师比之日本海军稍有优势,可也认为北洋多是老船旧舰,比之日本相距已遥,且快炮未备,一旦有事恐难支撑。所以,他也上书中堂,建议购置舰炮、船只以备防御。”

    “那结果如何?”张士珩急着问道。

    秦川则一脸木然没有出声,因为他这个过来人早已知晓了结果。

    李和神情有些凄惨地苦笑了笑道:“结果?”

    “户部尚书翁同龢以经费短缺为由,极力压缩海军军费,两年内禁止北洋水师购买外洋舰、炮、器械,甚至连补充装备的费用都不给拨付。”

    李和深深叹了口气,语气无比凄凉继续说着。

    “自从北洋水师宣布成军后,那些不懂海军建设的各级衙门里的老爷们,以为海军建设已经一劳永逸,岂不知,海军是一个需要连续投入的军种。北洋水师现在除去不能远海作战的鱼雷艇、蚊子船、练习舰、运输舰,以及舰龄过老已经落伍的旧舰勇、扬威外,只有八艘可战之舰。”

    “更可虑的还有,北洋水师日常出巡任务及为繁重,我的平远舰还好,因为是岸防舰,所以只是往来于天津、威海、朝鲜。可其它军舰,每年都要执行从南到北、沿大清海岸巡逻宣示主权的行动,巡防区域最北至海参崴,中经朝鲜、日本各港口,最南达南海诸岛以及马来等地,长时间高强度使用,对军舰锅炉、动力系统损害极大,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航多半都已不及以往。。。。。。”

    李和讲完,张士珩苍白着脸愣了半晌,才又迟疑着问李和。

    “翁同龢这个老不死的和中堂有杀兄之仇,自然百般阻挠北洋水师添置新舰,可中堂就不会找圣上去说?难道翁同龢还真能一手遮天不成?”

    张士珩不提还好,一提起光绪,李和的脸色更加冰冷,好似裹上一层严霜一般。
    第(2/3)页